查看原文
其他

“最好名片”,精彩呈现!

合肥日报 2022-06-28


浅夏,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风光正好。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高屋建瓴,寄予重托。


合肥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全面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巢湖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一季度,巢湖东、西半湖和全湖水质均值均为Ⅳ类;20个国考地表水断面全部达标,其中南淝河施口、董铺水库靠近大坝、巢湖西半湖等3个断面优于考核要求。


环巢湖大道美景。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四源同治”

再造“一湖清水”


巢湖湖底淤泥中集聚沉淀的氮、磷,是造成巢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021年我市启动“巢湖生态清淤试点项目”,通过“内源治理”来破解富营养化难题。


初夏时节,肥东县长临河镇南淝河入湖口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现场,一派忙碌景象。该试点工程总清淤区面积约5.52平方公里,清淤工程量约158.8万立方米。


“湖中的环保绞吸船每小时可以吸抽350立方米淤泥。这些淤泥通过浮管、潜管经垃圾筛分系统后,被输送到陆上排泥场的泥浆沉淀池。沉淀后的淤泥进入污泥浓缩罐絮凝,再进入固化车间进行机械压榨处理,进而实现泥水分离,最终形成泥饼,用作矿山修复用土。”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关宇说。


另外一部分淤泥会输送到水上排泥场,通过土工管袋脱水固结技术,用于湖滨湿地带修复。“对于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尾水,我们也会进行物理和化学两道环保处理工艺,最终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关宇说。


巢湖生态清淤试点工程效果图


生态清淤是合肥纵深推进巢湖综合治理的一个剪影。


巢湖污染问题,表面看在“湖里”,根子在“湖外”;表面看在“地上”,根子在“地下”。近年来,合肥坚持“四源同治”,点线面结合、内外源统筹,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再造“一湖清水”。


——整治“点源”污染,全市85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出水标准一级A以上,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提升。


——整治“线源”污染,以河保湖,全面推进清水型河流保护性治理工程,对入湖重污染河流重点治理,全面消除劣Ⅴ类。


——整治“面源”污染,开展城市初期雨水调蓄工程;巢湖流域水环境一级保护区内养殖场全部“清零”;流转土地12万亩推广水稻绿色种植,2021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


——整治“内源”污染,建成藻水分离站5座、蓝藻深井处理装置3座,拥有3艘移动磁捕船;持续推进巢湖禁捕和增殖放流,取缔拆解5223艘“三无”船舶,3464艘有证渔船全部注销。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巢湖风光。全媒体记者 苏玲 摄



数据显示


巢湖水质改善明显,全湖平均水质保持Ⅳ类,国考断面全面达标;出湖水质保持优良,巢湖水每年通过裕溪河流入长江约40亿立方米,近年来稳定保持Ⅱ类,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作出贡献。蓝藻发生总体呈下降趋势,去年巢湖湖区首次监测到蓝藻水华时间为5月30日,与2020年同期相比,推迟约2个月,同时水华发生次数、累计面积、藻密度分别下降42%、20%、32%,基本做到沿湖蓝藻不聚集、无异味。


“我们还加快‘数字巢湖’建设,集成水质、水文、气象、生态、污染源、湖盆地形、湖区流场等大数据,初步实现巢湖入湖河流污染物总量、污染结构、时空分布、入河贡献、超标指标和责任主体‘六个识别’,通过信息化系统强化预警预报,加强协调调度,实现精准治理。”省巢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生态修复

十大湿地璀璨夺目


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


合肥按照流域规划,系统治理理念,以十五里河、南淝河、兆河等37条入湖河流、滩涂湿地为重点,建设10处湿地,总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投资概算约95亿元。目前,环巢湖十大湿地除十八联圩湿地处于工程扫尾阶段外,其他湿地均已建成。十大湿地串珠成链,璀璨夺目。


肥东县玉带河生态湿地。陈振 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迎着夏风,站在南淝河大堤远眺,十八联圩湿地水草丰茂,飞鸟翩翩,一派勃勃生机。


“2020年蓄洪后,一、二期项目受到一定影响。一年多来,我们牢记嘱托,加快修复、建设,同时启动三期建设,进展顺利。三期工程水生植物栽种目前已近尾声,总出水泵站工程也已进入尾声,整个工程将于下月全面完工。”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家政说,项目全部建成后,特殊时期可蓄滞洪水1.3亿立方米,年净化入巢湖污染水量近3亿立方米,氨氮和总磷消减率约30%。


走进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行走其间,目之所及皆是美景。


“自半岛湿地建设以来,栖息的鸟类超过55种,野菱、水蕨等重点保护植物越来越多,水质也改善明显。”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李明丹介绍,该湿地于2020年年底建成,如今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环巢湖十大湿地以自然恢复为主,并立足湿地现有地形地貌,不破坏土壤耕作层,不搞大规模水系连通,最大限度减少土方工程,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觅食过冬的白骨顶。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伴随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也稳步恢复。



数据显示


巢湖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275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达381种,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黑脸琵鹭等“国宝”重现巢湖。前不久,在巢湖多个地点还发现了世界级极危物种黄胸鹀。


2021年6月,巢湖作为全国唯一系统治理湖泊,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


巢湖“山水工程”以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为目标,围绕“一湖两带八区”流域生态格局,系统实施修山育林、节水养田、治河清源、修复湿地、休渔养湖、空间管控、乡村整治、智慧监管等八大类37项工程,概算总投资150多亿元。


目前,“山水工程”正在有序推进,计划2023年基本建成。


巢湖孙村湿地。宋阳东 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久久为功

打造合肥“最好名片”


巢湖治理,美了环境,富了百姓。


“前几年一到夏天,蓝藻暴发,气味难闻,现在好多了!巢湖越来越美了,周末我们经常开车沿着环巢湖大道转转!”家住滨湖新区的许先生高兴地说。


时下,巢湖市烔炀镇唐嘴村村民董彩霞家的稻田绿意盎然。“我们现在都使用有机肥,水稻产量总体稳定,而且绿色水稻更受市场青睐,以前一斤大米两元不到,现在能卖到三四块钱。”董彩霞笑着说。


如今,合肥正稳步推进富民共享工程,聚焦宜居宜业,建设山水宜居城市、环湖特色小镇、美丽示范乡村,加快绘就“一幅好图景”。


环境就是民生。


“大型湖泊治理是世界性难题,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只能一抓到底。”省巢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整合统筹巢湖治理力量,以实施“五大工程”为抓手,打好巢湖污染治理攻坚战,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名片”。


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靓的“最好名片”正精彩呈现。


‍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程效军 摄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图片 | 本报资料图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青培

出品 |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